自从当了妈才发现,养孩子真的太不容易了,就算是“吃饭”这么小件事,都能每天让人愁死。尤其是和老人住在一起的时候。《安家》里面有个桥段简直把孩子吃饭的难题给演活了:
爷爷奶奶给孙子喂饭,妈妈看到了劝老人不能这样; 孩子边被喂饭边看动画片,妈妈看到了又劝道:“ 这样吃饭会不消化”……你一句、我一句,最后大家都没吃饭,不欢而散。
今天不是想讨论隔代育儿的问题,而是在吃饭这件事上, 有时大人无意或好心的一些做法,真的会伤害孩子的健康,尤其是伤胃!
危险动作一:趁热吃
易导致食道黏膜受损
甚至引发癌变
“宝宝快点趁热吃,一会儿饭该凉了”
这句话可能大部分妈妈都说过,“趁热吃”早已成了中国人的一种习惯,总觉得食物凉了会伤胃、会不好消化,但其实过热的食物才真的是食道杀手。
长期进食过烫的食物,会导致食道黏膜的严重损伤,引发慢性口腔黏膜炎、慢性的食管炎、胃炎等!严重的情况下,还可能导致食道溃疡、胃糜烂,甚至引发癌变!
给宝宝吃的食物太冷或太热都不好
从常温到40度之间的食物
才是适合宝宝的温度
能吃“热”和能吃辣一样,都是在身边人的逐渐引导、自己的慢慢“锻炼”中培养出来的。今天能接受“一点热”,明天就能接受“再热一点”。身边人再多劝上几句“趁热吃!”习惯就这样慢慢养成了。
伤胃动作二:吹凉吃
大人飞沫中的病菌全被吹到饭里
当心感染疾病
怕饭菜太热,宝宝着急吃,大人就用嘴吹一吹,给宝宝把饭吹凉!真的有太多家长有这样的习惯。但这样做也会给宝宝造成伤害。
很多病菌都是通过飞沫传播的,比如这次导致全球疫情的新冠病毒,飞沫就是它传播的最大途径。
在给孩子吹凉饭菜或水的过程中,随之被吹出去的还有大人的飞沫和飞沫中的病菌,都一同落在了孩子的饭菜里。就算没有病菌只是唾沫星子也够恶心的了,细思极恐。
所以,给饭菜最好的降温方式还是自然凉,等孩子的饭菜或饮用水不再呼呼冒热气的时候,再用手摸摸碗壁的温度适宜,就可以给宝宝吃了。
嘴急的宝宝,妈妈不妨陪孩子做个游戏、讲个故事再吃饭,转移孩子的注意力。
伤胃动作三:尝温度、共用餐具
幽门螺旋杆菌感染、龋齿等
都是这样传染给宝宝的
还记得之前的一个新闻吗?
2岁半的女孩多多,喝奶的时候突然吐血,到医院检查后,发现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导致的胃溃疡出血。经了解,造成多多感染的竟然是奶奶。奶奶患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多年,又经常给孩子嚼着喂饭,这才导致了孩子的感染。
研究发现,幽门螺旋杆菌有“家族聚集性”,也就是说, 父母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,他们的孩子也会出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。很多成人是带菌者却不自知。
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容易引起慢性胃炎,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,部分严重者可能会发展为胃癌。对于宝宝来说,它可能会让宝宝面临消化不良、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等胃部疾病,还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、厌食,从而影响孩子生长发育。
无论是用嘴给宝宝尝温度,还是将饭菜咀嚼后,或是吹凉后再喂给宝宝,都可能会将大人体内的细菌传给宝宝。比如唾液中的疱疹病毒感染、幽门螺杆菌(引起胃、十二指肠溃疡)、变形链球菌(引起龋齿)等。
有研究数据表明,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为10%~80%,10岁前超过50%的儿童被感染。
【收藏到QQ书签】【添加到百度搜藏】【 收藏本站】【推荐给好友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