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武汉一位父亲在抖音小视频里发现一个与宝宝互动的翻跟头视频,因为觉得好玩想跟2岁的女儿也试一试,结果在模仿过程中失手,导致孩子脊髓严重受损,上半身暂时无法行动。
据有关数据显示:儿童意外伤害中,危险行为的伤害排名第三;而所有意外伤害中,52%来源于家庭!这个宝宝的遭遇令人心痛,那么,还有哪些亲子运动不宜模仿?
这些危险亲子游戏,其实家家都爱做
很多家庭常见的“亲子游戏”,其实都暗藏危机:
1
飞高高
游戏描述:家长用手托住宝宝的身体,往上抛出三四尺高,在其下落时用双手接住。
危险因素:
在自上而下的过程中,宝宝跌落的力量非常大,万一家长失手没接住,轻则四肢骨折,重则可导致内脏破裂或脑出血等,危及生命。即便接住了,下降时的冲击力也很容易伤到宝宝薄弱的颈椎、脊椎,更容易导致脑震荡、脑挫裂伤。
真实案例:
台湾桃园县一名21岁年轻父亲,在照顾不到3个月儿子时,以往空中抛接的方式安抚。小宝宝不堪激烈摇晃,造成硬脑膜下腔出血送医急救,最后变成植物人。
2
转圈圈
游戏描述:家长的双手抓住宝宝的双手,同时转圈圈,将宝宝转起来双脚离地。
危险因素:
4岁以下的宝宝桡骨头上端尚未发育完全,牵拉不当,或者宝宝受到较强外力时,易造成肘关节或肩关节脱臼。而猛烈的转动,可能会造成宝宝出现昏迷、休克、呕吐等症状,造成大脑损伤。
3
拔萝卜
游戏描述:家长用手托住孩子的下巴往上提。
危险因素:
这种游戏容易使孩子脖颈扭伤,损伤脊椎骨。伤势较轻的孩子会因疼痛哭个不停,严重的话会导致瘫痪。
真实案例:
家住郑州的男孩亮亮,在和叔叔玩“拔萝卜”游戏玩得正高兴时却突然大哭不止,说脖子疼。经医生诊断,亮亮的颈部脊椎损伤,最终确诊为全身瘫痪,后半生要依靠轮椅生活。
这些常见行为也很危险!
家长们要注意
① 过分的逗笑宝宝:
有可能造成宝宝瞬间窒息、缺氧,引起暂时性脑缺血。
② 抛食物让宝宝接:
容易令食物卡在宝宝的气管里,导致宝宝被呛,严重的可能窒息。
③ 摇晃宝宝哄睡:
容易引发“婴儿摇晃综合征”,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。
亲子游戏这样做,宝宝安全又开心
1
0-3个月宝宝:
这个阶段宝宝大多无意识挥动手脚,也不会伸手抓东西,所以更多地是需要父母轻柔地携宝宝一起动起来。
游戏建议:蹬自行车
这是个简单的健身游戏,妈妈可以轻柔、缓慢地握着宝宝的腿,交替做出蹬自行车的动作,同时可以对着宝宝讲话,唱歌。宝宝看着妈妈的脸会很开心,不知不觉就能自己蹬腿或小脚了。
2
4-6个月宝宝:
这个阶段宝宝大运动发展迅速,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,训练宝宝翻身。
游戏建议:翻烙饼
妈妈和宝宝一同仰卧在床上,妈妈翻身,示范给宝宝看,引导宝宝和自己一起翻身。妈妈用玩具逗宝宝,引导宝宝做出翻身的动作,同时夸奖宝宝。对于还不会翻身的宝宝,妈妈可以按照图示,轻轻帮宝宝翻身。
3
6-12个月宝宝:
这个阶段宝宝逐渐学会了坐、爬、站立。家长可以尝试更多游戏方式。
游戏建议:钻山洞
家长的手脚着地,在地毯上做成一个拱形的“大山洞”,让宝宝钻过去。“大山洞”可以逐渐变小,即家长手脚着地的“大山洞”变成手膝着地的“小山洞”,让宝宝练习来回钻爬。
4
1-2岁宝宝:
这个阶段宝宝能够听懂简单的话,逐渐学会了走路、跑跳,游戏也可以更加复杂有趣。
游戏建议:小司机
准备一个宝宝用的玩具方向盘。宝宝手拿方向盘,在前面边“开车”边走,爸爸妈妈跟在宝宝身后。宝宝说“开车啦“,家长就跟着宝宝前进,宝宝说“车停啦”,家长随着宝宝的口令停下。要及时夸奖能干的”小司机“。
5
2-3岁宝宝:
这个阶段宝宝语言能力和身体机能不断发育,已经能玩很多种游戏了。
游戏建议:运西瓜
准备几个篮子,一些小球,将篮子放在走廊的两头。家长先将“西瓜”(小球)从一边的篮子里拣出来,递到宝宝手中;宝宝接过来后,快速地将“西瓜”运到指定的地方,并投进篮子里。往返数次直至完成任务。这个游戏能帮宝宝提高传接物品的稳定性、走路跑步的能力,并在合作中培养初步的任务意识。
【收藏到QQ书签】【添加到百度搜藏】【 收藏本站】【推荐给好友】